门诊时间:8:00-17:30(节假日照常门诊)

类风湿性关节炎关注焦点话题

查看更多

患了类风湿,残废有多远?

日期:2015-11-25 11:31:30

 导读:类风湿性关节炎(rheumatoid arthritis)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。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,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,关节功能障碍,甚至残废。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,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。

 

  约80%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0~45岁,以青壮年为多,男女之比为1∶2~4。初发时起的缓慢,患者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、体重减轻、胃纳不佳、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。

 

  随后发生某一关节疼痛、僵硬,以后关节肿大日渐疼痛。开始时可能一、二个关节受累,往往是游走性。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,关节的受累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,以后再累及其它关节。近侧的指间关节常发病,呈梭状肿大;其次为掌指、趾、腕、膝、肘、踝、肩和髋关节等。

 

  晨间的关节僵硬,肌肉酸痛,适度活动后僵硬现象可减轻。僵硬程度和持续时间,常和疾病的活动程度一致,可作为对病变活动性的估价。由于关节的肿痛和运动的限制,关节附近肌肉的僵硬和萎缩也日益显著。以后即使急性炎变消散,由于关节内已有纤维组织增生,关节周围组织也变得僵硬。

 

  随着病变发展,患者有不规则发热,脉搏加快,显著贫血。病变关节后变成僵硬而畸形,膝、肘、手指、腕部都固定在屈位。手指常在掌指关节处向外侧成半脱位,形成特征性的尺侧偏向畸形,此时患者的日常生活都需人协助。关节受累较多的患者更是终日不离床褥,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。

 

  约10%~30%患者在关节的隆突部位,如上肢的鹰嘴突、腕部及下肢的踝部等出现皮下小结,坚硬如橡皮。皮下小结不易被吸收,皮下小结的出现常提示疾病处于严重活动阶段。

 

  此外少数患者(约10%)在疾病活动期有淋巴结及脾肿大。眼部可有巩膜炎、角膜结膜炎。心脏受累有临床表现者较少,据尸检发现约35%,主要影响二尖瓣,引起瓣膜病变。肺疾患者的表现形式有多种,胸膜炎,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、类风湿尘肺病。周围神经病变和慢性小腿溃疡,淀粉样变等也偶可发现。

 

  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功能状态的评定,无统一标准,但下述分类,易被接受。

 

  Ⅰ级:病人完成正常活动的能力无任何限制。

 

  Ⅱ级:虽有中度限制,但仍能适应。

 

  Ⅲ级:重度限制,不能完成大部份的日常工作或活动。

 

  Ⅳ级:失去活动能力卧床,或仅能应用轮椅活动。

 

 

成都京研风湿病研究院特色疗法——“小分子免疫疗法”

    运用合体针具进行皮下穿刺,通过精确靶向定位,将从胶原蛋白CI类分子中提取的生物活性肽类小分子,介入到患者的四肢关节病变部位,利用小分子活性肽对关节附着点的“无菌性”炎症的高溶性,可迅速修复已受损的骨质和关节,使患者疼痛、肿胀、变形等症状短时间内消失。
  
  在无菌性实验室提取患者体内部分异常的T淋巴细胞,进行净化、诱导、激活,再回输到患者体内。可快速将体内的T淋巴细胞(Th1/Th2)恢复到正常值水平,从而充分调节免疫系统,有效控制了风湿免疫疾病的发病根源。实现标本兼治,从根本上治好类风湿性关节炎,防止复发

 商务通.gif

  以上就是患了类风湿,残废有多远的具体内容,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定要尽早治疗!